Posts

Showing posts from March, 2024

闲谈史学治史之难

Image
本文分两部份,在吉隆坡出版的《不惑》人文期刊登载 《不惑人文期刊》第4,5期,June, September 2020,主編: 曾荣盛 史学 : 史鉴 史料 口述历史 历史记录过去大小事, 范围极广; 大者国家兴亡, 政权兴衰; 小者一方实录, 家族风光末落, 或个人得失. 有了《史记》知有先祖初史.中国历代都有域外田野考察, 据《明史》记载, 菲律宾某岛出现长二寸尾巴,高三尺的小黑人.(註1) 史学发展至今, 已成为一科综合分析的社会科学, 旧史学研究, 局限性极大.史学非史料堆集而成的流水帐, 乃是借助人类学、民族学、社会学、政治学、经济学、科学、哲学、文化心理学和动物学各学科,综合分析人类社会发展轨迹的学科, 去发现在不同时代, 一定[生产力]如何发展形成与其相适应的社会经济型态;这个俱有时代特征的型态基础, 是[生产力]与[生产关係]的互相制约, 相反相成, 和相辅相成, 这是‘道’. 这两者的关系, 正如《易经》所表述: “一阴一阳谓之道”(矛盾的统一), [生产力]为阳, .[生产关係]为阴, 阳动则阴随.‘道’不是静止的.何谓道? 《道德经》 :“反者道之动”.[生产力]与[生产关係]是构成[生产方式]这个对立又统一的历史基因, [生产力]是阴阳矛盾的统一互动体,人的脑力和体力是阴,石铜铁钢,工器,机械,科技是阳, 一阴一阳互动,推动生产力发展.理解了基因互动产生的动力, [生产关係]也是阴阳互动:奴隶和奴隶主、农奴和农奴主、农民和地主、顾员和顾主.前者是阳, 后者是阴.阴动阳疲, 则生产力不振. 不难发现历史发展的辨证规律.当旧生产关係, 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时, 社会就会出现动乱, 战乱而解体. (请参阅本人面子书《从胡文虎的思想看其在槟城的捐献》的论述, 和对人类社会未來发展的观察).十九世纪西方工业革命, 炮弹攻破了阻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流通林立的碉堡.全面否定了封建制度.机械操作提高了生产力, 发展现代军工业, 四出猎夺殖民地资源和市场. 十九世纪末的中国, 正是生产力落后的清潮末年, 有识之士要效仿西方,发动君主立宪改革,运动失败, 随后出现了几乎灭国灭种的百年大动乱 反观日本由上而下, 明治维新改革成功, 逐步走向现代化, 完成过渡到资本主义文明, 成了现代径济和工业强国.这是值得全世界重视的史...

新加坡潮劇百年回顧:小本經營的命運

新加坡潮劇百年回顧:小本經營的命運 (新加坡文献馆网http://www.sginsight.com/xjp/index.php?id=1237) 15/08/06 《新世纪华人文学及文化国际研讨会》论文,馬來西亚吉打州亚罗士打市,2004年 4月 1至3日 作者:陳星南 第一章、小引 潮劇,又稱潮音戲、潮州戲,用潮州方言唱做;潮汕是潮劇的大本營,潮州戲也流行於廣東省東部、福建省南部、臺灣和香港,傳到東南亞各地潮人集居之處。 本論文研究的對象,僅限於職業性的新加坡潮劇團,業餘性的本文不提。本文試從百年新加坡潮劇史中,去認識潮劇團小資本生意經營的命運,由於時間的限制,這只能是個嘗試,希望學者們能進一步深入探索。 由於文字記載資料,多七零八碎,本文倚重前輩口述,可惜新加坡國家檔案局口述歷史部門,有關新加坡潮劇訪談紀錄不足,漏訪是有的。 第二章、新加坡潮劇小本經營興衰簡史 第一節、戰前 根據清朝官員李鍾鈺的記載,1887年新加坡的小坡己經有潮劇演出1。辛亥革命和北伐戰爭,社會動亂,時東南亞待開發,沿海華人渡海南移,潮劇團亦一班一班隨船而至。十九世紀末,首班抵新加坡是老賽永豐班,跟著有老榮和興、老玉樓春、老萬梨春、老賽桃源。從1910年到1925年,相繼而來的有老一天香、老一枝香、老元華興及外江戲(即漢劇)老三多、新天彩、老正天香、老奏寶豐、老中正順、新賽寶豐、老怡梨香、有中正順、老梅正興、老賽寶豐,和新賽寶豐等2。這些戲團小本經營,是以家族為本位的個體生意。 在中國本土百年前,組織戲班的人,不是鄉紳就是名門望族,有娛樂性質也有為了出名。演戲者除了愛好藝術,也為了謀生。戲班從中國家鄉來到新加坡這個商業城市之後,其組織性質趨向以謀利為主,變成了以雇傭關係為基礎的商業和職業性的組織,與非職業性的娛樂興趣組織大不相同。潮劇一旦離開了濃厚宗族制度的文化圈,步入了以金錢掛帥的商業社會,自然走向不同的發展道路 二十世紀三十和五十年代,是新加坡潮劇發展蓬勃時期,戲班的結構基本相同3,有各自的崗位,分工精細,可分成以下個部分:一、行政管理;二、教戲先生,編劇家;三、伶人;四、音樂員;五、幕後工作人員;六、戲館,其規模龐大的有如一間小型企業公司。小戲班如中正順,也有八十人以上;童伶40多,成人則20以上4,當時新榮和興戲班人員多至一百人,有律師,甚至理髮師。5 當時的名戲班,均來自中國,有留...